留学资讯
今天的主人公叫王燕珉 ,是恢复高考后,中国第一个考上哈佛的女孩。按理说,对于“哈佛本科中国第一女子”,媒体会大肆报道。何况王燕珉还在哈佛完成了弃文从理的跳跃,最终从一名英语专业的文科生成为了一名神经生物专业博士。王燕珉有一篇自述《哈佛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文中讲述了哈佛对她的影响。我们无意打搅王燕珉生活的恬静,只是觉得这位有力量的女性的故事,或许能激励到正在阅读的你。
01 1977年,那一年冬天,关闭长达十年之久的高考大门终于被重新打开。就在这一年,全国有570万考生涌进了考场,那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考试。王燕珉就是那570万分之一。就是在这种大浪淘沙的环境下,王燕珉从570万人中脱颖而出,成为27.8万分之一,成功考到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在那个年代选择英语,是需要勇气和实力并存的。王燕珉的英语一学就是八年。
王燕珉(第一排右二)与排球队友
02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落地,一些国外的顶尖高校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大陆。不过机会寥寥可数。1980年10月,哈佛大学首次来北京招生,招生范围仅限于北京的几所外语院校,并且采用的是学院推荐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当年只推荐了10名学生参考,王燕珉就是其中一个。
上世纪的哈佛校园这是命运对王燕珉的第一次眷顾,她要做的,就是紧紧抓住这次机会,至少先争夺出学校里的第一。推荐制下,能参加考试的本来都是各校的尖子生。当年的英语水平考试还没有TOEFL、GRE,教育部四、六级考试之说,所有考生对于考什么都一无所知,准备起来也无从下手,只知道有笔试和口试。在任课老师的建议下,很多学生都开始准备起了听力、阅读和语法。结果笔试当天,考的是作文。考题共有三道,任选一道,规定字数不超过400个,限时50分钟完成。几乎没人猜到这个考试内容,在真正实力的比拼下,人人渴望的那个侥幸成功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经过笔试这轮的厮杀,北二外推荐的10名参考学生中只有两人脱颖而出,这其中就包括王燕珉,在随后的口试中,就只剩下王燕珉了。
那一年,哈佛在中国内地总共招了2名学生,王燕珉成了那二分之一。从570万分之一,到27.8万分之一,再到二分之一,王燕珉常常将层层毕露的锋芒归结于幸运,但我们很清楚,光有运气是不够的。收到哈佛录取电报那天,王燕珉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失眠。并不是因为考上哈佛可以光宗耀祖,而是因为,她意识到自己终于拥有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发展,而不是继续做一个听家长和老师话的“好孩子”。紧接着,王燕珉收到了一沓厚厚的漂洋过海而来的资料——足足有好几百页的课程目录,琳琅满目。王燕珉就像一条小鱼一般,在课程目录的汪洋中贪婪地探索。
王燕珉和哈佛同学在海滩她终于朝着自己的梦想跨近一步,虽然这一步走得义无反顾,但也无比艰难。王燕珉还记得,自己的第一堂生物课就摔了跟头。课上,教授用化石一一展示了古今生物植物的发展,作为当今中国可能英语最好的学生之一的她,却如腾云驾雾般听得云里雾里。下课后回到宿舍王燕珉就哭了,因为她连课本的目录都看不懂。那就先从目录开始吧,王燕珉这么想着。那天,她坐在宿舍里一边翻字典一边啃目录,花了整整5个小时才把目录一一消化。目录都这么难,何况是接下来的课程。眼前如山般的困难,足以压垮任何一个人。但她竟一次也没想过退缩。她和很多留学生一样,选择花更多时间去攻破语言等各种难题,然后像海绵一般疯狂汲取。一个又一个假期的积累,一天又一天的蕴蓄。终于,在与神经生物专业较劲了三年后,王燕珉又拿到了课程全优的成绩,并得到了一个以哈佛女校 (Radcliffe College) 第一任校长Elizabeth Cabot Agassiz命名的名誉奖学金奖状。
Radcliffe College正是因为王燕珉当初在哈佛没有“放过自己”,才为她下一步攻读分子神经生物的博士学位和未来多年做神经系统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3在王燕珉从哈佛毕业后的二十三年后,她的女儿也在2009年进入哈佛大学,与母亲成为了校友。母女俩将优秀、奋进,活成了一种传承。不是每一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罗马,但却有很多人靠自己的力量一步步走到了罗马。
就像王燕珉一样,从570万分之一,走到27.8万分之一,再走到二分之一。找到你的「罗马」,再一步步缩小分母。这个过程一定不会简单,所以请你千万不要轻言放弃。
本文转载自湾妈看世界,侵权删